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优化营商环境专栏>>正文

咸宁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《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支点建设创新工作清单》的通知

来源: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:2025-08-27

各县、市、区市场监管局,市局相关科室:

现将《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支点建设创新工作清单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抓好落实。并结合本地实际,积极开展个性化创新。

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
2025年3月3日


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支点建设创新工作清单

一、综合查一次,扫码入企

推行“扫码入企”。强化涉企行政检查管理,采用数智化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方式,减少现场检查事项。统一检查标准。配合司法局制定《咸宁市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》,健全行政检查事项、依据、标准、计划、频次等备案制度,严格控制入企检查频次和内容,杜绝多头、重复及随意检查。

二、“四新五进”,培育主体

充分利用科技园、孵化器、产业园、创业园、创业基地、高校办公场所作为经营场所,培育以“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”为代表的四新经济经营主体,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、进校园、进村镇、进社区、进超市,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水平。

三、“双找双赢”,惠企融资

全市新认定“名特优新”个体工商户500户以上,进一步便利开展“鄂质贷”和个体工商户“名特优新贷”等创新型融资业务,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“入园惠企”行动。帮助经营主体找资金,帮助金融机构找客户,实现双赢。破解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降低融资成本。

四、“三同步”工作,建智慧党建平台

在开展登记许可、日常监管和评优评先工作时,同步推进“小个专”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,深化市场监管业务与党建作融合促进。建立“小个专”智慧党建平台,摸清“小个专”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底数,建立动态台账。

五、专利赋能,助企攀登

全省较先建设市级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中心,聚焦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,公开遴选优质服务机构为本地企业免费提供高价值发明专利挖掘、专利布局、专利申请服务,支持企业围绕核心技术开展PCT国际专利申请,推动企业、高校院所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深度合作,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。

六、智慧住所核验,升级开办便利

与市“数公基”共享机制,企业在办理登记时,自动核验经营场所房屋证明,实现经营场所证明免提交的同时有效避免企业虚假登记,做到了减材料(方便企业)、少跑路(方便产权人)和提效能(智慧审批)的三方共赢。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,促进信息共享互认,做到信息安全、数据溯源、可信共识,提高办事效率。

七、建部门协同机制,保药械化质量安全

联合省药监局咸宁分局建立药品、医疗器械、化妆品(以下简称“两品一械”)协同监管机制,对“两品一械”生产、经营和使用单位开展协同检查,对涉及同一监管对象的“两品一械”检查事项,做到“综合一次查”,对企业有关行政审批、产品备案、监督检查、监测抽检、不良反应、投诉举报、违法行为等有关信息及时进行信息通报,不断完善协作工作机制,做到“有求必应,无事不扰”。及时排查风险隐患,确保“两品一械”质量安全。

八、构建“智慧审查+全面督导”模式,强化刚性约束

实行线上审查,推动审查单位将审查材料、审查过程、审查结果录入公平竞争审查系统。开展线上监测,通过数据抓取、AI识别功能对政策措施自动采集、自主识别违规线索,实现全流程智能、全过程监督、闭环化管理。完善重大政策措施会审机制,推进“双审联动”,提升审查效率。探索开展交叉互评,部分县市区开展交叉检查,提升审查刚性约束力。

九、调整“四张清单”,规范自由裁量权

适量增加“首违免罚”“不予处罚”事项,持续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。积极推行行政建议、行政指导、行政告诫、行政约谈等包容审慎监管措施,教育引导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