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今天是: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 >>优化营商环境专栏>>正文

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《关于开展“创业首护人”行动的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来源: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:2025-08-27

各县、市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,市局各科室、所属单位:

    现将《关于开展“创业首护人”行动的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落实。

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

2025年324


关于开展“创业首护人”行动的实施方案

为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,助力咸宁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,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,市局决定在全市开展“创业首护人”行动,特制定本方案:

一、指导思想

以改革创新系统集成为根本动力,以市场经营主体评价和群众感受为第一标准,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势为主要载体,全面践行“有感服务、无感监管”新理念,扎实推进“创业首护人”在咸宁先行先试、开花结果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走深走实,让经营主体预期更稳、信心更足、活力更强。

二、工作目标

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贯穿经营主体“全生命周期”的职能优势,把工作视线延伸到经营主体登记成立的前道环节,建立“创业首护人”工作模式和服务品牌。到2027年底,发布开办指南3项以上、新设立企业辅导率80%,“创业首护人”工作实现制度化、规范化和常态化,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咸宁经验做法。

三、重点任务

(一)建立“一个会客厅”。在市民之家设置“首护会客厅”,针对创业者存在的股权设计、税收、金融及社保等个性问题,整合行业主管部门、经济管理部门、专业服务机构力量一体化运作,通过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相结合的方式,定期邀请职能部门、专业化服务机构、创业导师做客会客厅,解决创业者在发展、合规等各方面问题,确保信息“一站式”获取、问题“一次性”解决、服务“一揽子”到位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、区局,市局注册科

(二)编制“一套指引”。一是制定市场监管领域生产经营的工作指引,结合“服务型”执法推动服务引导优化,对经营主体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指引、提醒和提示,指导经营主体及时规避相关风险。二是设立“初创课堂”,分类编制经营规范课程,在经营主体入市时组织开展依法年报、信用建设、“三品一特”生产经营安全、计量、质量安全、知识产权等培训,推动经营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和提升管理水平。三是梳理汇总各类奖补政策,编制产业扶持政策清单,扶持青年创业者、小微企业等“生得顺、长得快”,编制涉诉风险合规清单,加大公共法律服务支持力度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、区局,市局注册科、信用科、法规科、知识产权科、质量科、计量科、食品生产科、食品安全协调科、药品科、特设科、法规科

(三)搭建“一批载体”。以基层市场监管所为主体,统筹“1+1+N”资源(1:市场监管所;1:基层金融机构;N:政府各部门、律师事务所、金融机构等)。优化“线上+线下”服务模式,及时解决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。定期对新设企业监测库和年报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应用。重点关注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集中性堵点难点问题,开展探索研究,为新设企业提供精准帮扶和政策支持,提升成功率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、区局,市局注册科、信用科、市场主体中心

(四)培育“一支队伍”。建立由成功创业企业家、律师、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组成的服务团队,聚焦创业者和新设经营主体关切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,通过基层联络、咨询研究、研讨交流、讲座培训等工作形式和载体,为创业者提供前瞻性、持续性、导向性、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辅导服务和咨询建议,为新设经营主体提供常态化、精准化服务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、  区局、市局注册科、信用科、市场主体中心

(五)推行“一码入企”。实行扫码入企、综合查一次,提高监督检查质效,减少现场检查频次,减少对经营主体经营活动的干扰。配合司法局制定咸宁市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办法,健全行政检查事项、依据、标准、计划、频次等备案制度。(责任单位:各县市、区局,市局信用科

四、工作要求

(一)强化组织领导。建立市局主要领导牵头、分管领导负责和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,统筹谋划、勇于创新、系统推进、注重实效,切实将“有感服务、无感监管”新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。各县(市、区)局和市局各科室要进一步统一思想、提高认识、明确要求,把“创业首护人”工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抓手,全面强化组织领导,结合实际细化方案,抓好动员部署,压实工作责任。

(二)强化系统联动。各县(市、区)局和市局各科室要坚持“一盘棋”思想,强化横向协同、上下联动、紧密配合、一体推进,形成强大工作合力。要通过建立机制、完善标准,推动“创业首护人”工作系统化、标准化和制度化,打造有咸宁市场监管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,形成在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。

(三)强化宣传引领。加强行动的宣传工作,及时总结提炼经验,大力提升工作的社会知晓度、认可度和影响力。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,回应社会关切,合理引导预期,不断提升市场经营主体和群众对“有感服务”的可及性满意度获得感。

(四)强化考核评价。坚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健全完善闭环管理工作体系,将“创业首护人”工作纳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考核,定期通报工作进展,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查,以考促干、以考促效、以考促优,推动行动取得实效。

(五)市局执法支队涉及主城区属地管理的参照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