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生态和谐、提倡健康消费
拒食野味抵制野生动物交易
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重大影响,相关研究表明疫情发生与野味消费有密切关系。为警醒广大消费者,自觉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,主动拒绝野味消费,坚决抵制野生动物交易,从根源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,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:拒绝“野味”、抵制交易。
一、关注生态和谐,构筑饮食消费安全防线。生态有序离不开生物、物种的多样性。历史告诫我们,每一个物种的消失,就会有10种以上依附于它的物种灭亡。而每个物种的丧失都会减少人类生存和进化的选择空间,因此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,就是保护人类自己。
二、食用野生动物是破坏生态平衡的陋习。营养科学告诫我们,同一种动物的营养价值基本一致,它们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及其他微生物含量没有区别,没有特殊的滋补作用,而且有些野生动物的营养成分不易被人体吸收。
三、食用野生动物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。传染病学告诫我们,野生动物身上隐藏着多种病毒、细菌。因为人与动物在体质、生理、免疫力和基因组成上有许多不同,使得这些对动物没有危害的病菌,一旦进入人体,就可能成为致命杀手。
四、让餐桌文明蔚然成风,让科学饮食成为风尚。广大消费者要文明饮食,身体力行倡导分餐制。餐前冼手,就餐自觉使用公筷、公勺,少吃或不吃生食、冷食。不吃野味产品,不去野味餐厅,拒绝把野生动物当作“盘中餐”和“商品”,用“小习惯”带动“大文明”。
五、自觉阻断非法交易,禁买卖、不伤害。广大经营者要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林草局《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》要求,停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。做抵制野生动物交易的践行者,不非法猎捕杀害、经营、贩运、加工、制作、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。餐饮行业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,禁止采购、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畜禽食品。
六、提升生态保护道德素养,引领健康饮食消费。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,善待自然,善待野生动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提及的优秀品格,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自然推演和延伸。全体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,共同倡树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让没有买卖、就没有伤害成为现实。
防控疫情,人人有责,请您珍爱自然,拒食野味!
发现违法线索,请拨打12315。